一個總是走在路上的人
按:劉鐵軍,男,中共黨員,1971年1月出生,江西宜春人。大學本科,理學學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華杯賽"高級教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宜春市骨干教師,宜春市名師,多次被評為宜春市"優秀教師",宜春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宜陽新區優秀共產黨員。座右銘:讓每一位家長滿意;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個人簡歷:1993年7月,宜春師專數學系畢業;2007年1月宜春學院本科畢業,理學學士學位。1993年8月,溫湯中學工作九年,曾任教研組長,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師、政教處主任等職;2002年調入母校,宜春三中工作九年;2011年8月調入宜陽學校至今。
凡是遙遠的地方
對我們都有誘惑
不是誘惑于美麗
就是誘惑于傳說
即便遠方的風景
并不盡如人意
我們也無需在乎
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
到遠方去
求學在路上
求學期間,總是轉學,在別人眼里,我就像汪國真詩中所說的——一個喜歡去遠方的人。常常在剛能叫出新同學名字時,又不得不選擇離開。小學、初中、高中無一例外,輾轉多次。我的輾轉并不是因為遠方的誘惑,而只是為了能夠生活和繼續求學。“沒有棲身的家,心注定要流浪。幸福和苦難一樣不可預知,每邁一步,都成絕響……”。因為總是離開,所以我習慣及時儲存,儲存每一份美好的記憶,所以懷舊便成了我思維的特寫,至今依然如此。
進入大學,選擇數學系的我,數學一知半解,卻獵涉了不少哲學人文類書籍。從布魯德斯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到弗洛伊德的《超越快樂原則》與《自我與本我》;從錢學森的《系統論》到他的《生命科學》。不管懂還是不懂,反正看了,看了就比不看強,人說交朋友寧缺勿濫,我說讀書寧濫勿缺。在看過那些同齡人不太感興趣的文字之后,我的心高氣盛被一種隨遇而安的平和所替代,一下子長大了好幾歲。
工作在路上
溫湯中學是工作第一站,工作兩年后就沒有離開過畢業班的教學。小鎮一干就是九年,曾任教研組長、咨詢室心理咨詢師、政教主任等職。九個年頭,淬了火,但遠未成“鋼”。
2002年8月調入母校——宜春三中。一直擔任班主任,長期擔任實驗班數學教學,兼任備課組長。工作中,我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讓孩子感覺到知識離自己很“近”,在快樂中獲取知識;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母校九年的歷練讓我不僅增添了教書育人的底氣,也更堅定了三尺講臺延伸自己生命的信念。
拓荒在路上
光陰荏苒,身上少了一份浪漫與灑脫,卻多了一份踏實與從容。和當年求學階段一樣,我仍是一個走在路上的人。
2011年的8月,我來到一個新的大家庭——宜陽學校。新的環境與平臺累并快樂著,我對教育的思考更多,教育的本質在于對人性的把握。人對人的工作必須思考:人是什么?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健全人格的塑造、潛能的激發、生命成長的一般規律及其變化軌跡……“與時俱進”說來容易做起來難,關鍵還是對“教育本質”的把握——教育務必抓住“人性”這個內核。宜陽這片土地上有一群“簡單做人、踏實干事、致力于與青春打交道”的人。建校以來,我和這些最可愛的人團結協作,牢記使命、立德樹人,以“拓荒牛”的精神努力踐行“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教師幸福人生添彩”辦學理念,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己任,力求用較短的時間把學校辦成“讓領導放心、讓家長滿意”有教育情懷的示范校。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我們仍然走在路上,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在路上不停的行走中體會生命的真實與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