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育君子 ----故事里的宜陽·校歌故事之二
在學校,大家知道我是一個喜歡講故事的人。記得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說得好:“如果一個國家,失去了講故事的人,它就失去了童年”。同理,我認為,如果一所學校,沒有講故事的人,她也就青春不再,暮氣來臨。當然,要想故事講得精彩,首先須做得出彩,否則就是虛構騙人。
我國文壇,莫言是個公認的講故事大家和高手,最后把故事從高密講到了瑞典斯德哥爾摩。早在本世紀之初,我悄悄加入朱永新教授的成功保險公司,勤奮舌耕的同時,筆耘不輟。我幾乎每周都要寫一篇教育教學隨筆千字文,我覺得這是知識分子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重要一環,今天專門就校歌歌詞抓住“立德樹人”“育君子”兩個關鍵詞講故事。
一、立德樹人
我們宜陽學校2011年9月創立之初就有校歌傳唱瑯瑯上口,其中歌詞中有句“立德樹人育棟梁”。現在立德樹人是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熱詞,但在八年前即2011年9月我們就將此寫入了校歌,說明我們的理念還是比較前瞻的。
2019年11月27日,新區教體局對所屬學校進行2018年度目標管理綜合考核,現場素質教育匯報演出,我們明確以“立德樹人”為題,代表江西出席今年五一在上海舉行的國際中學生管樂節獲銀獎的魔笛管樂團、全國亞軍啦啦操隊、,剛獲省合唱節金獎的筍芽合唱團等輪番上場,展示了我校堅持立德樹人、特色辦學的優異成績。
二、育君子
校歌中唱道立德樹人育棟梁,我覺得育棟梁就是育君子。孔子他老人家都很自謙,認為做圣人太難,做個君子吧。
2015.9-2018.12,我在宜陽學校主持完成省級教科研課題《宜陽學校君子文化研究與實踐》,成果獲得全國第二批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江西省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宜春市首屆中心教研組優秀成果。
最近有幸讀到,基礎教育界唯一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對于中國教育優秀傳統,如數家珍:不要說兩千多年前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而不思則罔、思學不學則殆的大智慧,千百年來君子教育的豐厚內涵就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于老先生充分肯定傳統君子教育中自強自信、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教育目標的定位,教育措施、教育方法等積累的寶貴經驗。
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我等不遺遺力的鼓與呼,持續不斷的思與行,宜陽學校無論是校園文化環境氛圍的創設,還是教育教學理念系統,都以“立德樹人育君子”為核心價值追求,君子文化育人,君子教育養德,已經成為宜陽人的普遍共識,對外講故事,對內培養人。
|